吹响次中音号(各种调的笛子有什么区别吗)

1. 吹响次中音号,各种调的笛子有什么区别吗?

一、初学者,常用F调或G 调的,因为这两种调的笛子较容易吹响。

二、笛子的常用调有CDEFG,五种调的区别为:CDEFG各调笛子从长到短,音从低到高,各调的开孔距离也会不一样,C调D调E调笛子较长较粗,为曲笛吹起来气息要求要高一些,F调G调为梆笛,要细一些,短一些,容易吹响,所以建议初学首先F调或G调。

拓展资料

笛子,是古老的中国乐器,也是中国乐器中最具代表性最有民族特色的吹奏乐器。中国传统音乐中常用的横吹木管乐器之一,中国竹笛,一般分为南方的曲笛、北方的梆笛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中音笛。

笛子常在中国民间音乐、戏曲、中国民族乐团、西洋交响乐团和现代音乐中运用,是中国音乐的代表乐器之一。

在民族乐队中,笛子是举足轻重的吹管乐器,被当做民族吹管乐的代表。大部分笛子是竹制的,但也有石笛、玉笛及红木做的笛子,古时还有骨笛。不过,制作笛子的最好原料仍是竹子,因为竹笛声音效果较好,制作成本较低。

吹响次中音号(各种调的笛子有什么区别吗)

2. 学习了两年笛子的人吹不出好的效果?

谢谢悟空邀请回答这个问题。

学习笛子两年没有好的效果,我想有以下原因。

一 、没有打好基础。

1、比如站姿不正确导致身体重心不稳2、握笛方式不对导致手指活动不灵活3、口风不对导致气息杂音很大

4、呼气换气不对导致气息不够悠长。5、笛膜贴的不好。没贴出均匀的小细纹6、没有好笛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好笛子,自然吹不出好的效果。这些都是吹笛子的基础,没有入好门,导致这些基本功不扎实吹许多年可能水平都不能精进。

7、练习曲练习的少,一直吹一些流行歌曲,基本功不扎实

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1、没有持之以恒。不能做到每天都练习,或者每天时间不够半小时,手指和舌头没有适应高强度的锻炼导致不能形成肌肉条件反射。

2、想要持之以恒的方法。第一要找一个固定清静的地方,没有人打扰。才能无顾虑的吹一些高音,或者练习曲。第二每天抽出固定的时间来练习,七天养成一个习惯,每天坚持一天不去都不舒服。第三和家人协调好,得到家人的支持。第四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沟通聊天。身体没有吹笛子的可以网上寻找,中国不缺笛子的爱好者。这样能培养笛子的兴趣。很好的能持之以恒。三、没有找对好的办法。

好的办法包括 1、每天练习必练长音。这是一个铁律不容更改。我看一些大师的教学视频,大师每天都练长音,何况新手呢

2、要找一套完美的自学教程。没有老师交的话就必须找一套完美的课程来担当老师的作用。我个人推荐张维良大师的徒弟—杜子华 推出的视频教程,教程详细而且每一节都有对应的练习曲,非常适合没有老师的初学者,而且视频完全免费 视频的寻找方法可以在我头条号里视频里寻找

3、有了完美的课程。就要严格按照课程的要求来。将课程中出现的练习曲及老师讲的注意事项都要一一掌握。要由浅入深,不要跃进将每一首练习曲都练扎实,才进入下一个练习曲 4、经常和朋友或者志同道合的笛友晒作品,找到各自的优缺点,相互鼓励这样才能及时查缺补漏。

四、要专精一首歌曲练透

练好培养自己的自信心。把自己所有的技巧都加上,比如气震音.倚音.叠音等。能练出一首好听的歌曲,其他的歌曲学的就快。开始的歌曲,不要选的太复杂。先选旋律优美朗朗上口的歌曲就行。比如女儿情、牧羊曲等。平常练习的过程中要经常给自己录音,听一下自己的不足。才能够及时改正。

就这样练习你既然有了两年的基础,不出几个月水平肯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

我也是一个笛子初学者。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我将定时更新,我学习过程中的感悟,让大家少走一些弯路,可以大家一起进步,一起学习。谢谢。

3. 新买的次中音号怎么吹不响了?

如果你会吹奏的话,那应该检查一下是不是乐器内部按键活塞出现问题,或者是被别人不小心在号筒里面塞了杂物堵赛了,可以通过简单的吹气试验和单独吹号嘴实验验证问题所在,如果吹号嘴可以吹响,那就是乐器内部问题。

4. 二胡定弦方法?

外弦:我们将那根较细的琴弦定在国际准音(440hz)的A音,当然也可以简单的认为是A调的第一个音,这个音是钢琴上小字一组的a1,同样可以通俗认为是C调的中音 6 音。

内弦:而内弦就是较粗的那根琴弦,在这里简单阐述一下民乐的规律——民乐里遵循的大多是五度相生律,所以内外弦在制作上就是五度音高的音程关系,也就是外弦比内弦高五度,所以当我们把外弦定好,内弦也要把持同样一个松紧度,我们应把内弦定在D音,也就是钢琴小字一组的d1,通俗的可以认为是C调中音的 2 音。

到此,讲好应该把二胡二弦定在一个什么样的音高,下面讲述如何确定我们定准了音。

1、根据在头脑中建立准确的A(440hz)的音高概念,通过耳朵的听力,一边用手转动弦轴一边辨别外弦是否达到A音,如果外弦定好,便根据五度的音程关系,继续辨别内弦是否到达D音。这一种方法比较困难,需要多听多练,但是最为方便!

2、定音笛(哨),琴行会有这种东西,方形有几个吹孔,一边吹响定音哨上相应的A或者D音,一边调试琴弦松紧,达到音高一致产生共鸣就可以完成定弦。

5. 萨克斯选购中音还是次中音好?

如果你是初学的朋友,建议你选购中音萨克斯比较好。因为中音萨克斯既要高音的嘴部肌肉的练习也有低音的嘴部控制能力。这些基本功夫正好也是次中音萨克斯所必须有的技巧。所以建议你最好先先选一把中音萨克斯练习。

6. 有很多优良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芦笙

侗族芦笙,是侗族民间传统的竹制簧管乐器,主要流传于通道侗族自治县。

它从古老的簧管乐器发展而来,至今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宋人陆游所著的《老学庵笔记》已有有关侗族吹笙的记载:“农隙时,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这“至一二百人为曹,手相握而歌,数人吹笙在前导之”正是侗族民间吹笙哆耶的真实记录。

芦笙自古以来就是侗族人喜闻乐吹的一种民间器乐,吹芦笙时可站可坐可跳,特别是舞蹈时,边吹边跳,笙中有乐、乐中有舞、乐舞交融。

侗族民间的能工巧匠,利用竹、木和铜片等三种材料即可制造出各式各样的芦笙,吹出的声音清脆、响亮、浑厚、悦耳。

根据芦笙吹奏的形式和表演手法的不同,分为地筒、特大芦笙、大芦笙、中芦笙、小芦笙、最小芦笙6种。芦笙的筒身及吹管均由竹管构成,一筒一音。芦笙从传统的三音芦笙发展到多音芦笙。侗族芦笙曲牌现仅存九首。常用的曲牌有集合曲、进堂曲、踩堂曲、扫堂曲、同去曲、上路曲、比赛曲、走曲、圆圈曲等。

通道地处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侗族聚居腹地,是全国侗族文化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国家文化部授予通道为“侗族芦笙艺术之乡”。侗族芦笙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芦笙节”是侗族人民庆贺农业获丰收,为表达心中的喜悦,抒发内心的激情而举行的传统节日,其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村寨之间在更大范围内的一次社交联谊活动,是一次集体庆贺丰收的民族盛会,是对美好生活的歌颂和民族团结友爱的礼赞,所表达和体现的都是人们精神生活上的愉悦,因此,“芦笙节”是“和谐欢乐”的传统节日。开展的活动内容有赛歌、对歌、多耶、斗牛、寨与寨之间集体做客(联谊社交)等活动,因以赛芦笙为主,故又称之为芦笙比赛集会,民间俗称“赛芦笙”。

2006年,侗族芦笙入选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道侗族自治县文化局为保护主体。

第二章 芦笙的制作、材料和结构

竹子是制造芦笙的主要材料,如楠竹、紫竹、锦竹、水竹、绵竹、白竹、苦竹等,其中白竹是制作芦笙的最佳材料。制作芦笙一般都采用三年以上的老竹。为了制作理想的芦笙,侗族匠人们采伐竹子时,非常 讲究季节性,大都在每年的立秋以后和立春以前,根据他们的实践经验,在这个季节里采伐的竹子比较坚硬,而且不会生虫。

侗族的芦笙基本上都装有二至三个共鸣筒,起到扩大音量的作用。共鸣筒的音响频率同竹管的音响频率必须同等才能产生共鸣,否则是徒劳的。一般说,共鸣筒的长度为竹管长度的四分之一左右,侗族工匠能够制作出倍低音、低音、次中音、中音、高音和特高音的芦笙。倍低音芦笙最长者可达两三丈,特高音芦笙最短者只有两三寸,一般以三四尺的中音为众。

侗族芦笙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杨枝光

2008年6月,侗族芦笙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枝光成为侗族芦笙制作唯一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杨枝光出生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通道县是“全国芦笙艺术之乡”,现在掌握芦笙制作技艺的工匠也大多集中于此。杨枝光7岁就会吹奏芦笙,从20岁开始学习芦笙制作,只用了3年时间就掌握了别人需要5年才能学会的技术,成为这行的“师父”。由于手艺出众,杨枝光在湘黔桂三省的侗族村寨中小有名气,广西和贵州的侗族群众也经常跑到湖南来请他去做芦笙。

第三章 芦笙的类型

经过芦笙匠的改造,目前侗族芦笙共有“伦正”、“伦尼”、“伦我”、“伦略”等17种类型。大芦笙用来吹奏低音,吹奏时固定一地,高高耸立,庄重严肃。中小芦笙吹奏主旋律,小芦笙还担任领奏,大中小芦笙齐奏时,高低音交相呼应,音域宽阔,音调多样,气势恢宏。

侗族芦笙,形制与苗族芦笙相同,一般多为六管。使用竹管细、竹节长的芦笙竹做笙管,以松木做笙斗,外缠竹篾圈加固,外接细竹管为吹口,以经过“火炙”的响铜做簧片,笙管上端多套以用一截竹筒制作的共鸣筒(图)。侗族芦笙规格较多,大小各异,一般分为六种不同规格,分别在六个不同的八度上。最高音芦笙,侗族称洁列,笙管最高者35厘米~40厘米、最矮者20厘米,六管六音,音列为a2、c3、d3、e3、g3、a3;高音芦笙,侗族称琉六,笙管最高者65厘米~70厘米,六管六音,音列为a1、c2、d2、e2、g2、a2;中音芦笙,侗语称根耶,笙管最高者105厘米~110厘米,四管四音,音列为a 、c1、d1、e1;次中音芦

笙,侗语称林娄,笙管最高者160厘米~170厘米,四管三音,音列为A、c、d;低音芦笙,侗族称琉伴,笙管最高者450厘米~500厘米,四管三音,音列为A1、C、D;倍低音芦笙,侗语称林秀,笙管最高者700厘米~900厘米,四管三音,音列为A2、C1、D1。全套芦笙音域A2—a3,共六个八度。其中,高音芦笙和最高音芦笙,可用于独奏、齐奏,擅长演奏欢快活泼、婉转抒情的旋律,也可演奏技巧性较高的华彩乐段。中音芦笙直至倍低音芦笙,只用于芦笙乐队合奏、伴奏,不单独使用。高音芦笙的音色清脆明亮;中音芦笙的音色圆润柔和;低音芦笙的音色浑厚深沉。

演奏时,与苗族芦笙方法、技巧相同,但奏者常做左右大幅度摇摆,独舞和对奏时,又会时而旋转,时而蹲跳。在音响效果上富有特色的是碎音颤奏。在湘西还流行着八音芦笙,常用于侗笛、月琴等乐器组成的小型侗族乐队,多在春节或喜庆婚礼等场合演奏。

侗族的芦笙乐队,大小不同,由高、中、低音芦笙各一支,加三支芒筒的乐队,民间称其为半套;由高、中、低音芦笙各两支,加二十六支芒筒的乐队,民间称其为整套。最大型的芦笙乐队,是由最高音到倍低音六种不同规格的同调芦笙,加入若干芒筒而成,人数可达一二百人。为使音量平衡,常用一支最高音芦笙作为领奏和指挥乐器,其它芦笙数量为:高音芦笙二支、中音芦笙三支、次中音芦笙十支、低音芦笙两支、倍低音芦笙一支,芒筒一支。也有的侗寨为得到宽厚的低音,使用三、四支甚至十余支芒筒,侗族人民多按这个比例组成各种规模的芦笙乐队。芦笙队多在本寨鼓楼前的坪地上表演,每年正月和秋收后也串寨做客比赛。芦笙队路过邻寨要吹《过路曲》,到了目的地就吹《应邀曲》,主队吹起《迎客曲》,带领客人来到鼓楼旁宽敞的公坪上。主客队热烈地比赛起来,侗乡霎时成为欢乐的海洋,侗族这种古老的风俗,被嘹亮的芦笙音乐赋予了青春的活力。夜幕降临以后,燃起熊熊篝火,笙歌对答仍此落彼起,按程序,主客队要合奏三曲,表示团结友好,然后各吹三遍《比赛曲》,声音洪亮者得胜。临行前吹起《告辞曲》,盛赞主人热情好客,主人送别时则吹《送客曲》依依惜别。在侗乡各地,每年都要举行花炮会期,这是侗族的芦笙赛会活动,各寨芦笙乐队互相比赛、同时吹奏,十来支大型芦笙队相互争鸣、试比高低,音响振撼山谷,气势无比壮观,裁判在远离赛场的山上评判,优胜者获精神物质双奖。

侗族民间以吹芦笙为乐,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丰收庆典,都少不了吹芦笙。有时当地民间还举办吹芦笙比赛活动,数十支甚至成百上千支芦笙齐鸣,场面十分壮观。

第四章 芦笙服饰

侗族,是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少数民族。在侗族,芦笙装又称百鸟卉衣。《后汉书》赞南蛮西南蛮夷“镂体卉飞、凭深阻峭”。《广西通志·诸蛮》也有记载“峒人,椎髻扦雉尾、卉衣。”卉衣就是百鸟衣。

湖南怀化市通道县侗族男子芦笙装做工精细,造型不同风格也各异,既表现侗文化的共性,又体现各地古老文化的特色。其图案花纹中既有古指的形象纹样,也有高深莫测的抽象图纹;既有西周至汉代的连环锁丝绣针法,也有近代的金银色箔材料。上身是侗绵缝制的马夹背襟,后心的双龙抢宝图纹别具特色;下身是侗锦缝制的双层花带裙子,花带条上褂有红白彩色羽毛,裙脚则吊有许多珠子,穿上这种服装跳芦笙舞,让人看得眼花燎乱而又感到侗族服饰文化的精华。

随着侗族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这种服装也演变作“祭萨”等等祭祀庆典及哆耶“踩歌堂”时演奏芦笙的人所穿戴的“芦笙衣”,为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创新的源泉。

第五章 芦笙舞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的人民由于生存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生产方式,从而形成了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心理、社会意识,由此产生出自己稳定的、独特的社会结构形态,这种结构形态反过来通过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及各种文化产品得以表现,如生活习俗、道德观念、生产行为、交往行为以及艺术、体育活动等,形态与表现两者交错影响。

一、芦笙舞表演形式

侗族芦笙舞是一种在芦笙吹奏中进行的大型民间集体舞蹈,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宋代诗人陆游的文献中就有关于它的明确记载。八百多年过去了,当时在辰州、沅州和靖州广泛流行的芦笙舞,如今在辰州和沅州已经销声匿迹,只有在靖州县和通道县一些侗族人聚居区还叮以寻觅到芦笙舞的踪迹。

(一)芦笙舞的动作特征

侗族芦笙舞重在吹、跳,动作虽不太复杂,但具有浓郁的侗族民族特点。它的基本动作是“拐伦”(摆身)一“米告”(拐膝盖)一“猫定”(扭胯)一“尖定”(擂脚尖)一“波定”(跨腿)一“叉”(蹲)。踩芦笙的基本步伐有“踩步”、“拐步”、“退步”、“绕步”、“拔草寻珠”等舞步。

芦笙舞的动作特点,概括为四句艺诀,即:“吹笙前俯身蹲摆,左旋右转膝盖拐,芦笙燎亮运气足,沉韧稳烦神潇洒”。芦笙舞以脚的动作为主,活动多在脚尖、膝、胯三个关节上,双手捧芦笙边吹边舞随身体的摆动左旋右转,所以“摆,是它的基本动律。通道侗家人常常会说:“吹笙不会摆,再把师傅拜”。所以,跳芦笙也被叫做“摆芦笙”。吹起芦笙的时候需要做到的四个字是“吹、摆、点、绕”。吹要气满,摆要自然,点要适宜,绕要稳健,这样才能达到运用自如,形神兼备。

侗族人在跳芦笙舞时的动作、节奏通常是:“吸气上步,呼气下沉,起伏稍慢,节奏平稳”。它的这种韵律是因为受芦笙的制约而形成的。芦笙舞动作与风格的形成,与山区地理自然环境、侗族人民生活习俗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他们长期在高山峨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如垦荒挖山、伐木造林、背负重担等,自然形成弯腰、屈膝这一动作特点。芦笙舞表演者多穿布条彩裙、胯部动作左右摆动愈大,裙甩得愈开、愈圆,此外表演者手捧芦笙,自吹自跳,要让芦笙吹得更响,跳吹都不费力,表演者自然会随着韵律前俯蹲摆,再就是古老的芦笙舞还带有祭祀色彩的,所以双手握笙弯腰,其状好似作揖。

(二)芦笙舞的音乐特征

芦笙队伍庞大,通常为一百三十人组成,最少也有二十一人。芦笙高、中、低三种音配置方式一般是:大芦笙(陋妈)二至三架;次大(陋牛)八至十二架;中音(陋温)五至九、十架;次中音嘴略;三至八架;最小(蜡伐)一至三架;低音(简普)一至二架。

由于侗族人民世代居住在山区,芦笙曲调可以代表各种信号。为了使芦笙音传递更远,吹奏时一般采用和弦,你繁我简,此起彼伏,连绵不断,具有生动、有趣、诙谐的艺术效果。多变的和弦,还能表现山泉潺潺、鸟语花香、人欢歌扬的动人情景。

芦笙音调独特,并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它既有侗笛的清脆、宏亮,又有牛角的奔放、粗犷;既有木叶的流畅、婉转,又有琵琶的甜美、柔和。

侗族芦笙舞的音乐特征,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芦笙舞音乐通常以“徵”、“羽”两个音为主,有的伴以“角”音和之,曲调简单。徵音明亮欢快,羽音柔和温婉。芦笙舞的表演者要边跳边吹,而且动作幅度又大,因而音乐曲调上不能过于复杂。这样的芦笙舞、曲才能易学、易吹,也便于流传。

(2)大部分的侗族芦笙舞曲是以“徵”音开始(少部分是以“羽”音开始),以“徵”音终止。

芦笙舞曲主要用于祭祀、迎宾、外出为客、求偶,而以徵音开始徵音结束的舞曲有振奋精神、提高效率、激发斗志和提高兴奋性的作用。

(3)节奏比较自由,一般以混合拍子和散拍子为多。

侗族芦笙舞来源于侗族人的真实生活,他们世代居住在山高林茂的湘西山区,受社会因素影响较少,侗族人民抒发内心感情,表达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时,多喜欢跳起芦笙舞。

由上述表演形式,可以看出:芦笙舞声音悠扬,节奏比较慢,比较自由,以流畅、婉转,甜美、柔和的艺术表现力为主,表现着侗族人对自由、随性的生活追和勤劳、善良、纯朴,性格温和的性格特征。除竞技表演性的芦笙舞外,其他类型的芦笙舞动作都不大,祭祀时与鞭炮声交相辉映,尽情欢跳,社交娱乐时聚集联欢,无不表现侗族人民合群、平和性格,充满民族的凝聚力。

第六章 芦笙民乐陶情操

走进黄土中心校的校园,一栋栋颇具民族特色的教学楼让人心旷神怡。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一到大课间时间,少年芦笙队的队员就会齐聚操场,吹响那一曲曲缠绵动听的委婉旋律。少年芦笙队的组建,是学校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弘扬民族文化,结合学校得天独厚的条件,在继承传统,整合资源的基础上,着力探索的民族文化与艺术教育的新思路。

一、少年芦笙队组建背景

通道侗族民风古雅淳朴,民族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歌的海洋,舞的世界”。芦笙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侗族的民族文化和民族习俗,所以芦笙文化一直是侗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寄托着侗族人情感的文化精髓,维系着侗族的精神团结。

每一个侗寨都组建有芦笙队,队员可以有70岁老人也可以有7、8岁少年儿童。芦笙队水平的高低和精神风貌往往代表这个寨子的实力和荣誉。

黄土乡中心小学位于通道皇都侗族文化村中心位置,侗族文化氛围浓郁,多年来,学校对于传统的侗族文化教育十分重视。上世纪90年代,学校利用皇都文化村中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许多学生家长、学校教师和民间艺人的支持下,开始组建少年芦笙队。少年芦笙队的组建,让孩子们从小学习到了民族文化,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也为探索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艺术教育打开了新的思路。

二、少年芦笙队的建设

(一)、管理和师资

1.搞好少年芦笙队建设,领导是关键。学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抓好传授芦笙技术,对传承侗族民族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学校从领导到一般教师,从家长到学生,都对民族艺术教育的传承形成共识。大家都认识到民族艺术教育是学校办学品位的一种标志,是学校办学水平的一种象征。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师生要做到全员参与,保证了民族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

2.少年芦笙队水平的高低,专业教师是关键,为了确保芦笙队的水平,学校让部分有吹芦笙基础的教师“半路出家”,潜心学习,拜民间艺人为师,进村入寨感受芦笙技艺,开阔教师们的眼界。此外,学校还长期聘请民间艺人为校外辅导老师到校辅导,保证学校少年芦笙队建设的专业化。

(二)、少年芦笙队学员情况

至今,湘、黔侗寨的每个学校及每个学年的第一个月芦笙队面向全校招生,自愿报名,学校从中再进行挑选,每期招生15-20人。老队员毕业后从低年级中进行招生补充的滚动式招生办法,这样保证少年芦笙队的稳定性和流动性。

(三)、加大投入,完善设施

多年以来,学校保证芦笙队各项活动场地,添置多媒体,录音机,购置新芦笙,民族服装,并对芦笙进行维护。每年保证有稳定的经费投入,确保芦笙队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开展芦笙教育课题研究,在课堂中进行民族文化知识的渗透

改变以前村寨中由老人手把手,一对一的教授方式,采取集中研究学习的模式,以提高效率。积极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组织编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懂的芦笙教学教材。此外,在传授芦笙技艺的同时还加入侗族大歌,侗族小童谣,侗族谚语的学习。在服饰上,专门聘请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设计侗族服饰。让学生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了解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寓教于乐。

四、积极参加各项活动,以美育德,以美益智

清华大学郑小筠教授说过,“艺术教育不仅仅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教育,更应当成为提高德育和智育在内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学校融民族文化艺术教育于各项工作中,切实落实美育,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小学生,扎实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开展。近几年来,少年芦笙队的身影经常出现在乡里、学校等大型活动中,并积极参加县、市组织的文艺汇演,并都能取得好成绩。

少年芦笙队的组建,不但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陶冶了师生的情操,还促进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在弘扬和传承侗民族文化方面也做了较好的尝试。学校将继续在传承民族文化的道路上尽自己应尽的责任。

1986年,黎平7位侗族姑娘和小伙在法国巴黎更乐剧院,以一组让人振聋发聩的侗族大歌震惊欧洲,在西方媒体的镁光灯和欧洲人民的掌声喝彩中,首次让世界认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优秀成员:侗族!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黎平侗人,携先祖留下的精湛演唱技法和天赋的动听嗓音,在法、意、奥、匈、南、新、乌、俄、日等国家数十城市,留下来自黔东南高山深谷、茂密森林的天籁之音。

侗家人称侗族大歌为“嘎老”,“嘎”的意思是歌,“老”则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是一种“众低独高”的复调音乐,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基本素材,是声音大歌产生的自然根源。侗族大歌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

“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构成了侗族大歌的鲜明特点,是中外民间音乐所罕见的。在结构上,侗族大歌由“果(组)”、“枚(首)”、“僧(段)”、“角(句)”构成。除平时训练外,侗家人是不会随便演唱侗族大歌的,只是在重大节日、集体交往或接待远方尊贵的客人时,才会在鼓楼里庄重地演唱。因而,侗族大歌又被称为“鼓楼大歌”,鼓楼也经常被称为“歌堂”。

侗族大歌内容丰富,种类繁多,自成系统。根据侗家人的传统分类法,侗族大歌被分为四大类:

声音大歌,侗语称“嘎所”,强调旋律的迭宕,声音的优美。歌词一般短小,突出歌词之间和之后相当长的衬字及曲调,拉腔时几个歌手轮换唱高音,使高音之间此起彼伏,低音一般由其他歌手齐唱一个长音,与高音形成反差相映衬,旋律多模仿自然界的虫鸣鸟叫,小河流水并以其昆虫鸟兽或季节为歌命名,如《蝉歌》、《知了歌》、《三月歌》等;

柔声大歌,侗语称“嘎嘛”,一般以抒发男女恋爱之情为主要内容,特点是缓慢,柔媚而富感染力;

伦理大歌,侗语称“嘎想”,是一种劝教戒世为主的大歌歌种,音乐旋律起伏不大,注重歌词内容的表述,多以称颂或讽刺为主,是安定劝抚侗家人的主要伦理手段;

叙事大歌,侗语称“嘎吉”,多以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为主要内容,音乐旋律舒缓、低沉而忧伤,以单人领唱,众人集体低音相衬为主要表现方式,歌词一般较长,歌者要有惊人的记忆和丰富的表情。

侗族大歌具有娱乐功能。侗家人有“饭养身、歌养心”之说,昭示了包括侗族大歌在内的侗族音乐的强大娱乐功能。侗家人喜歌、爱歌,以会唱歌为乐,以会唱歌为荣,把音乐视作人的精神粮食。

侗族大歌还具有教育功能。种类繁多的伦理大歌,语重心长地告诉年轻一代关于道德、社会规范、家庭伦理待等内容,如春风化雨般,让每一个侗家人不知不觉地受到关于社会伦理道德、民族历史、宗教信仰、日常生活等等各方面的教育。

侗族大歌还具有传承功能。侗家人的历史,侗家人的生产生活,侗家人的宗教,等等,无不包含在大歌里面。可以说,侗族大歌是一部用旋律写就的百科全书。一个侗家人,只要会唱大歌,就如同背诵了一部卷帙浩繁的侗文化百科全书。作为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侗家人就通过歌的传唱,把民族文化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并不断丰富内涵,不断美化形式,使侗族大歌成为世界级的文化遗产。

7. 为何现在很多地方不让吹了呢?

唢呐以其无与伦比的高亢轻松碾压其他一切人间乐器。一个乐队中,如果有一只小小的唢呐混了进来,那么,合奏往往会变成独奏。

被放在地上摩擦的感觉的确难受,于是乎,有些乐者戏称唢呐为“流氓乐器”。

以前在农村,当那凄厉尖锐的高音一旦划破寂静的山谷冲向云霄之时,常常预示着一个生命已经结束,他/她该归于尘土了。

常言道:“没有二胡拉不哭的人,没有唢呐送不走的魂”。旧时,伴随着一把朝天吹的唢呐上山入土,也算是农村老人最后的体面了。

1998年,当中央民族乐团的唢呐经典曲目《百鸟朝凤》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奏时,震撼了全场近两千名的各色洋人。一曲终了,观众们报以了持久而又热烈的掌声,时间长达3分钟。

就在我们欢呼庆幸老祖宗留传下来的小唢呐已经冲出国门、走向世界之时,国内的唢呐之声却正在慢慢衰减。只有那“硕果仅存”的几个名家还在大型舞台上苦苦支撑着小唢呐的最后颜面,让国人依稀看到了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最后薪火。

随着最新《殡葬管理条例》的修订并发行,厚养薄葬、文明节俭、生态环保的殡葬新风尚在广袤的农村慢慢普及开来。

以前吹吹打打、风光大葬的陋习也在悄悄的发生改变。

“曲儿小,腔大”的唢呐,虽然并没有被明令禁止演奏,但它曾经的辉煌也一去不复还了。

首先,电子合成音乐的迅速发展让唢呐的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

过去,农村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时,往往会请一班子人马——1个吹唢呐(也有吹喇叭的);1个敲锣的;1个要打镲的;1个吹笙的,1个敲鼓的……而现在,1个10英寸的平板电脑几乎可以完成一个乐队的全部伴奏。

再者,要论扰民,唢呐也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唢呐的优点是音量大,音色明亮;可缺点也是它。农村里,唢呐一吹响,往往是“鸡飞伴狗跳”,声音能传好几里远,要是站在山顶顺着着风吹,可能附近4、5个村都难得“安宁”。

其次,流行音乐里西洋乐器的普及也让唢呐的“生存领地”受到了严重威胁。

平日里,吉他、贝斯、架子鼓、钢琴、小提琴、萨克斯……的声音充斥着我们的耳朵,猛然听到唢呐的声音,似乎还有那么一点不习惯,谁知道那种声音其实在中国已经响了1700多年。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62)
渣男的心里话,你了解多少?
上一篇 2024年01月10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1月10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