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精产品一品二品精品(小说里几品境界划分)

1.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精品,小说里几品境界划分?

一品 真王境界

二品 高人境界

三品 武神境界

国精产品一品二品精品(小说里几品境界划分)

2. 丹药怎么分品级?

丹药品级分为十品: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帝品。其中品级越高的丹药药效就越厉害。

3. 七品官服图案叫什么?

一品仙鹤、二品锦鸡、三品孔雀、四品雁、五品白鹇、六品鹭鸶、七品鸂鶒、八品鹌鹑、九品练雀。

明、清两代,官员在朝服的前胸后背处分别装饰一块方行的图案,叫补子,它是用来区分官爵大小(官品区分)的。

其制作方法有织锦、刺绣和缂丝三种。早期的官补较大,制作精良,文官补子均用双禽,相伴而飞,而武官则用单兽,或立或蹲。到了清代,文官的补子却只用单只立禽,而武官还是用单兽,各品级略有区别。

4. 皇清诰封正二品墓志铭法书什么价格?

正一品传三代,正二品传二代,如果是获封者本人二品我这边没听过成交价,但是一品有8000你可以作为参考,其实还是要眼缘的

5. 古代正一品和从一品是什么区别?

正所谓官有品名等级,品有上下之阶,官员的等级划分在我国秦朝时便已成定制,至魏晋时九品中正制的选拔制度产生,官员逐步形成九等品级,且品内有上中下之别,这便是正从等阶品级制度的雏形,一直被历代沿用革新。正从一品当然属于封建官吏金字塔的顶层,既然有正从之分,说明二者是有区别的,从历代官员发展来看,二者的区别在不同时期亦表现出不同态势,下面以几大封建王朝为例一一探讨分析。

古代官吏制度的整体演变

古代官吏制度相当复杂,大体上可以分为职事官、散官、勋官、爵官这四大类,其中散官又有文武之分。从字面上看,职事官当然是指所任职务的实际官别,通俗的讲就是有实权;散官则是与职事官相对而言的“虚职”,我国古代从隋开始制定散官名称,当时是给文武重臣增加的虚衔,皆无实际职务,从而也被历朝历代用以“任命”宗室成员,或是精简、退休下来的官员,成为封建政府平衡官僚体系的工具,至明、清官员级别和待遇皆依照实际所授职官品级而定,散官便仅存名号。勋官、爵官其实是散官的延伸,勋官类似于勋章,是一种褒奖的官制,爵官则更多用于皇室宗族的安抚,也不乏对特殊功劳者的奖励,特别是正一品高官无法再加官者,多通过晋爵的方式褒奖。

由上述四大类官别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官制其实就是两种,一种为实权者,另一种为挂虚衔者。这种传统影响深远,相信现在很多朋友也深有体会,政企各界都会有虚实领导之分,或者说级别与实权是有差异的,如机关内的公会领导在级别上与常务副职平起平坐,但实际权力差距甚远;再到企业里,常务副总与各大总监级别相同,权力亦是天壤之别。古代官制也是如此,无论是职事官还是散官,他们都有特定的品阶划分,上至一品,下到九品,皆有虚实任之,所以说正从一品的区别也要从官员的虚实情况分开来看。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

九品中正制是由三国时期名仕陈群提出,魏文帝曹丕定制,这种官员选拔首先是设立中正,类似于汉朝的“察举”,他们负责将人才评为九等,而又由于士族门阀的影响,这种制度下的寒门子弟即使评价再高,也做不了上品,所以也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至隋朝时门阀衰落,这种制度逐步被“科举”取而代之,但它产生的品阶影响却流传下来。

至唐宋时期,品阶与散官制度结合的较为紧密,当时的散官制度在官员的考察中起到很大作用,官员选拔入仕之后是有实习期的,这就是为何许多官职前以“行”、“权知”为开端,这是以散官定品阶,令官员行实职以考察,考察期满合格后,再根据散官品阶授相应的职事官官职。这种至下而上的考察取得良好效果之后,散官制度便在上层官员的平衡手段,如秦汉时期的武职“将军”,在唐朝时逐步成为散官虚挂的军衔。

由唐宋至明清,散官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唐据门荫而授阶,据阶而授官,官以阶定。而明朝则是据官授阶,无官则无阶,散阶通过入流和考满来授予,并依据职事变动相信调整,所以明朝的散阶仅仅是一个荣誉称号,清朝的官员等级则比明朝更注重实职,散阶逐步淡化,以至于发展成为封赠无异。所以要分清正从一品的区别,当从各朝代的官员制度分别来看。

历代正从一品的区别唐宋时期

由上述可知,唐朝是以“散官以定班位,职事官以定职守”。唐朝是以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综理政务,共议国政,相对应的中书令、侍中、尚书仆射分别为三省长官,并为宰相,以右相中书令为尊,这是唐朝最高权利机构的官员体系,但即便是中书令也只是正三品。也就是说唐朝中枢职事官的品阶不高,但皆实权在握。

而唐朝的正一品无职事与散阶之分,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皆为正一品官阶,一般来说,宰相无过者死后追授正一品者居多,诸如李林甫之类。从一品职事官则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此类亦为追授荣誉,执太子老师一实职者多为太子少师、少保之类,因是从二品,多由尚书左右仆射兼任。从一品里有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武散官则有骠骑大将军,爵官则有嗣王、郡王和国公。所以生时能授国公者,已经算是“位列仙班”,如房玄龄的梁国公,以爵定职,授从二品尚书左右仆射,后又加授正一品司空。同样的长孙无忌,生时历任司徒、司空、后又加封太尉。

所以唐朝的正从一品存在明显差异,能活着做到从一品的官员,一般都是有特殊功绩,如宣武门之变的功臣尉迟敬德,贞观十一年(637年),被授爵鄂国公,六年后想回家养老,朝廷才授开府仪同三司加以挽留,死后才得以追授司徒。再如李靖职事正三品兵部尚书,后提拔为尚书右仆射,为了表彰他的功绩又虚封从一品卫国公爵位,死后才得以司徒追曾。由此可见,唐朝的正一品是留给死人的,活人能获此荣耀者,必是功勋最为卓著者,虽与从一品只有一级之差,但话语权却有明显差别。

宋朝的官员虽在称谓上分为差遣官和寄禄官,但在性质上与职事、散官无异。而宋朝开国为树立柴氏禅让的光辉形象,于是对五代时期的臃肿官员多以留用,又因君王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而设立众多虚职来平衡政治集团,所以宋朝的闲散官员队伍比较庞大,但有实权者却少之甚少。宋朝在官员体制上是加强中央集权,分解百官权力、重文抑武。北宋初设立中书、枢密、三司分掌政、军、财三大务,相权得以分解,对应的宰相、枢密使、三司使事权不相上下,不相统摄。

“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宋史.职官志》

宋初官制与唐朝几乎无差,稍有增加于散官官阶,如太祖将武散官阶增加至三十一级,并在名称上更改较多,常见“大夫”之类。后至宋神宗“元封改制”,官制中的散官官阶更改为唐时名称,随着徽宗以及南宋高宗改制,官阶级别与名称变化趋于频繁,但整体上仍是唐朝时的骨架。宋朝正一品职官有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爵只有王;从一品职官有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散官为开府仪同三司,武散官为骠骑大将军,爵有嗣王、郡王、国公。

反看执掌实权者为正二品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御史大夫。这里的知、同知皆为考察性质,也和宋朝不常设枢密使有关,这同时是一种上挂的官员任命,意思是官阶正二品,考察合格后可迁从一品,或加从一品爵。这种考察在宋朝最为普遍,宋朝许多官职皆是以官员上挂、平兼、下领,这种官员任命可增加官员收入(挂领何职,另领何职的岁俸,与本职不冲突),也有利于官僚队伍的精简。但考察期内的正从二品大员一般为朝内骨干,掌权办事的核心力量,而升至从一品或是正一品者多已步入晚年,属于临退休老干部的特殊荣耀。

北宋开国名臣赵普于乾德二年(964年)就已拜相,太平兴国二年(977年)才由太宗授从一品梁国公爵,淳化三年(992年)去世后才累追至正一品韩王爵。这个时间跨度甚大,也说明了宋与唐相仿,任用职官以年富力强者居多,正从一品皆属虚衔赏赐。但宋朝没有唐朝那么吝啬,对老臣的嘉奖往往不会等到入土为安以后,如熟知的蔡京生前为太师,高俅生前为开府仪同三司。从唐宋可以看出,散官多以资历升级,职事官又是君主任命的“年轻人”,因此往往出现职事官阶较高者,其散官的品级却较低,而正一品的资历又要高于从一品,资历的背后是功勋、门生故吏、君主交情,因而官差一级,道行却相差甚远。

明清时期

明朝与唐宋不同,以按官授阶为特点,因此散官的地位和作用下降。明散官亦有九品十八级,同时又分初授、升授、加授,也就是初授者经考核再进行升授、加授,但与实职、俸禄已无相关联系,只是作为附加性官衔,勋官也是如此。

明朝文散正一品为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特进荣禄大夫;从一品为初授荣禄大夫,升授荣禄大夫。武散正一品为初授特进光禄大夫,升授特进光禄大夫;从一品为初授光禄大夫,升授光禄大夫。文勋和武勋正一品都为左、右柱国;从一品为柱国。爵位以公、侯、伯为超品秩,一般为功臣、外戚、宗室封之。

明朝首设宗人府,设正一品宗人令、左、右宗正、左、右宗人各一人,首任宗人令为朱元璋的二儿子朱樉,此后由元勋外戚大臣兼领,不再专设官员,负责事务也转移至礼部。明朝同样有太师、太傅、太保,在洪武三年分别授以李善长、徐达、常遇春,至建文时期撤掉该官职,虽有朱棣恢复三公职位,但自宣德、正统年间以后,三公成为虚衔,为勋戚文武大臣加官、赠官。明朝的三孤,即少师、少傅、少保在洪武时期无人兼领,之后与三公的情况一样成为虚职。太子三少虽为从一品,但至始至终都有位高权重者授任,如明初的李景隆、傅友德、冯胜、蓝玉,朱棣时的姚广孝等。

明朝的中枢机构起初是设有正一品左、右丞相,从一品平章政事,后皆被朱元璋废除,并在胡惟庸案之后,中书省被罢,权归六部,但六部尚书皆只是正二品。后来明以内阁作为行政中枢,以中极殿大学士、建极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武英殿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组阁,此类大学士皆为正五品,当初的内阁大学士只具有顾问身份,皇帝才是最终的决策者。至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大学士均因有太子经师的恩情,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少的身份,地位才日益受尊崇。特别是明宣宗时期,内阁的权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叶,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地位赫然为真正的宰相,亦可压制六部。

明朝还有一个特殊的机构,即五军都督府,这是由朱元璋亲设的掌管天下兵马大权的机构,所设正一品左、右都督各一人,从一品都督同知不定额辅助。这个部门的规格很高,所以也成为明朝除开国中书省所设之外品阶最高的部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该部门与兵部的实际权力有所变化,如土木堡之变以后,由于谦提领的兵部才是天下兵马的实际掌控者,而到了明末,它又成为全国军队的最高军事机构。

明朝的官职授予决定了品阶高低,掌实权者的品阶自然就高,如六部之长官为正二品,朝廷会以授虚职衔来提升其品阶,到了内阁主导行政中枢时亦是如此,如严嵩初为吏部尚书,后为内阁首辅,则同授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等,加授之官阶代表着他的实际权力有多大,所以在明朝的正一品往往是有绝对实权的人物,从一品则是有实权且又有希望继续高升者,如同时期的潜力股张居正任吏部左侍郎时兼授东阁大学士。

到了清朝,这种加官的情况更为寻常,也反应出虚位显得愈发不重要,如顺治时期,文职正从一品皆授光禄大夫,成了加官的硬性指标。而除了超品官员,宗室不入八分辅国公、八旗蒙古王公和非宗室封爵伯以上的超品,其余九品十八级又有京外之别。

大体来看,清朝的文职一品京官有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文职一品外官则为大学士兼直省总督;武职一品京官有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武职一品外官有伊犁将军、绥远将军。文职从一品京官有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文职从一品外官有各直省总督(兵部尚书衔)、驻藏办事大臣(加尚书衔),吉林巡抚(头品顶戴) ;武职从一品京官有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武职从一品外官有驻防将军、都统、提督、提督衔巡抚。

从这些官员分类中可以看出,京外之分虽有品阶上的差异,但外官从一品者并不比京官正一品差多少,特别是“养廉银”的推行,地方官员的肥差远远超过京官,这非级别能判定。又如清末“东南互保”这种现象,地方督抚公然叫板中央朝廷的事情也极为尴尬。再者清朝有满汉之分,汉人做不了军机大臣,但又在特定历史时期里,军机大臣也未必有外放的督抚重要。

综上,所谓正从一品,在历史上多数为虚加的头衔,历朝历代的中枢机构都在加强皇权的进程中逐渐削弱,但又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其中的品阶并不高的官员,皆会虚加各种高品阶头衔。若论二者的区别,无非是与皇帝的亲疏远近不同,所立功劳大小不同,历仕资历不同罢了,能够做到一品官员者,皆非等闲之辈。

6. 翎管怎么看几品?

翎管是古代官员的头饰之一,用于区分官员的品级。一般来说,翎管的品级是根据翎羽的数量和颜色来判断的。翎羽的数量越多,颜色越鲜艳,品级就越高。一品翎管是最高品级,通常是由九根黄色的凤翎组成;二品翎管是由七根黄色的凤翎组成;三品翎管是由五根黄色的凤翎组成;四品翎管是由三根黄色的凤翎组成。因此,通过翎管的翎羽数量和颜色,可以很容易地判断出官员的品级。

7. 古代的诰命夫人是什么意思?

诰命夫人是明、清四朝受到皇帝加封的二品以上的高官母亲亦或妻子的称呼。

对官员的妻或母进册封的制度源于唐朝。《新唐书·百官一》载“文武官一品、国公之母、妻为国夫人,三品以上母、妻为郡夫人,四品母、妻为郡君,五品母、妻为县君,勋官四品有封者母、妻为乡君”。

也就是说一品官员母或妻封国夫人,三品以上官员母或妻封郡夫人,四品官员母或妻封郡君,五品官员母或妻封县君,勋官四品母或妻封乡君。

当然,唐朝的册封制度相对不是很完善,它只册封五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对于五品以下概不行册封之事。

宋朝,册封的范围被延伸至八品。《宋史·职官三》载“外内命妇之号十有四:曰大长公主,曰长公主,曰公主,曰郡主,曰县主,曰国夫人,曰郡夫人,曰淑人,曰硕人,曰令人,曰恭人,曰宜人,曰安人,曰孺人”。

在当时宰相、使相、三公、三师、王、侍中、中书令的正妻可封“国夫人”。光禄大夫、太子少保、节度使等二品以上且未执政(不是宰相职)官员母或妻可封“郡夫人”。尚书、御史中丞等三品以上且未执政官员母或妻可封“淑人”或“硕人”。太中大夫、中大夫等四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可封“令人”。中散大夫、团练使等五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可封“恭人”。朝奉大夫、奉直大夫等六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可封“宜人”。朝奉郎、符宝郎等七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可封“安人”。通直郎、宣议郎等八品以上官员的母或妻可封“孺人”。

宋朝的册封制度相对于唐朝,则显的更为的繁琐,且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哪个品级的官员可以册封其妻或母哪个等级的称号。可以说相对唐朝来说,宋朝的册封制度虽相对完善,但却是很难让人搞得懂,太过繁琐,且无定制。

直到明朝册封制度才得到彻底的完善,且也有了严格的等级之分。

《明史·职官一》载“一品曰夫人,后称一品夫人。二品曰夫人,三品曰淑人,四品曰恭人,五品曰宜人,六品曰安人,七品曰孺人。”,即一品妻封“一品夫人”、二品妻封“夫人”、三品妻封“淑人”、四品妻封“恭人”、五品妻封“宜人”、六品妻封“安人”、七品妻封“孺人”、八品妻封“八品孺人”、九品妻封“九品孺人”。

同时明朝不但规定每个品级的母、妻能够获得的名号,还规定封赠的次数、条件等。具体如下:

1.“因其子孙封者,加太字,夫在则否。”,如果她的加封是因为其子孙则在封号加“太”字,如她有一个当二品官的儿子,那么如果朝廷要册封她的时候,给她的封号就是“太夫人”。当然,如果她丈夫还在,那就不加“太”字。

2.“凡封赠之次,七品至六品一次,五品一次,三品、二品、一品各一次。”,就是规定了每个品级能够对其家人册封的次数。比如有个人他在七品的时候,其母或妻被册封过一次,那么他升到五品之前就不会再有让其家人得到册封的机会,之后他升到三品、二品、一品的时候就分别都有一次机会让其家人得到册封或者晋升。

3.“三母不并封,两封从优品。”嫡母、继母、生母不能同时册封。同时如果大儿子是三品官,二儿子是二品官,那么在册封的时候优先按照二品官来册封。

4.“父职高于子,则进一阶。”如果册封其母亲的时,其父的官职比其子高,那么其母就直接升一阶。如本来是四品“恭人”则升为三品“淑人”。

5.“父应停给及子为人后者,皆得移封。”如果祖宗的庇荫到这一代停止了,或者某命妇的儿子被过继给其他人,那么这个命妇的封号就会被取消。

6.“嫡在不封生母,生母未封不先封其妻。”嫡母在的时候,生母不能被册封,生母未得到册封的时候,妻子不能被册封。

7.“妻之封,止于一嫡一继。”如果要册封他的妻子的,就只能是嫡妻和继妻。

此外,明朝还规定了册封时所用的文书类型。册封一品至五品官员的正妻或母授诰命,称诰封;册封六品至九品官员的妻或母授敕命,称敕封。

所以按照如上所说,“诰命夫人”就是明清对一品、二品官员妻子或母亲的称呼。

而这里我们也需要注意,“诰命夫人”只会是一品、二品官员的妻子才能得到的称号。其余品级的妻子是得不到的,如三品官员的妻子,她只能叫“诰命淑人”,而六品官员的妻子,她只能叫“敕命安人”。

当然在解释清楚“诰命夫人”的意思后,我们再来介绍下它的作用。其实“诰命夫人”的作用就只有一个,就是皇帝以示对官员的恩宠,拉拢官员,让他死忠于皇帝。“封妻荫子”历来不就是古代读书人最高的梦想吗?能让自己的母亲或者妻子得到册封,这是何等的荣耀。

比如,当年清朝康熙时期的周培公,他在替康熙招降了王辅臣后,康熙问他要什么奖赏,他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康熙能册封自己的母亲,最后他的母亲就被诰封为贞烈恭人。而从中可以看出,“诰命夫人”对于文武百官可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但是皇帝又不会平白无故的就给你的家人册封,唯一能让皇帝同意给你家人封号的,那就是你为朝廷立下大功,或者让皇帝看到你的价值,你的忠心,也只有这样皇帝才有可能会对你的家人册封。而这不就是皇帝想看到的事情吗?百官对他忠心耿耿,他的天下就能安稳。

当然“诰命夫人”虽然只是有俸禄而无实权的称号,但是其特权还是有些的,毕竟是皇帝用来拉拢百官的东西,也不能太小家子气。所以“诰命夫人”还是有些其他普通人所不能享受到的特权。

如在皇后主持亲蚕仪的时候,诰命夫人可陪着皇后进行祭祀,同时在完成亲蚕仪后进行宴席时,诰命夫人可以在宫殿石阶上就餐,而诰命恭人等三品以下的外命妇就只能在石阶下。如在天子纳皇后、立太子、天子上尊号等重大活动时,诰命夫人可前往,并有权进表笺。

在穿着上,一品诰命夫人礼服可用山松特髻,翠松五株,金翟八,口衔珠结。二品诰命夫人礼服可用髻上金翟七,口衔珠结。

免责声明:本文作者:“游客”,版权归作者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分享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信息贵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ynstorm@foxmail.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
(90)
对不起,妈妈去排雷了——记伊拉克雅兹迪排
上一篇 2024年02月07日
暂无数据
下一篇 2024年02月07日

相关推荐

返回顶部